8月18日,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省分公司市场营销部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殊荣。
近年来,省分公司市场营销部在集团公司和省分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集团公司绿色邮政建设行动相关部署,创新性地开展了植树造林八种尽责形式宣传、率先在全国推广使用可循环包装减少纸浆使用实现减排、广泛发动员工采取多形式线上线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措施,力推活动深入开展
省分公司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绿色邮政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手植一棵树 绿化一片天”活动的开展。
五年来,省分公司市场营销部牵头组织全省邮政系统参加植树造林,各单位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跟踪制度,对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员进行登记。目前,我省邮政共打造植树造林基地681处,植树14.12余万棵,累计捐款32.73万元。市场营销部在安徽省绿化委员会指导下,牵头定点捐赠池州平天湖植树2.21万元。
真扶贫,发展绿色林业经济
全省邮政扶贫点达73个,1.2万人次参与扶贫,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04.39万元,给定点扶贫点捐各类果树苗3.2万棵,带动帮扶单位脱贫4020人。
以市邮政公司为单位,联合当地农委、扶贫办、商务局等部门,推进特色农产品进城。全省邮政累计成功运作岳西红心猕猴桃等62个电商扶贫项目,砀山酥梨等三个千万级农产品基地,帮助300余家涉林企业销售农产品1.2亿元,有力支撑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多形式,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广泛开展绿地认养、认建、认管等多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组织全省各级单位灵活开展线上捐赠植绿护绿、身边赠绿、增加公司公共区域绿植等多种方式灵活完成植树义务,全省累计为身边植绿护绿5万余次。
采取“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形式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特别是在全省开展了“我为支局种棵树”的活动,鼓励农村支局所开展“手植一棵树”活动,为支局添绿。五年来,全省共有572个农村支局实现增绿0.85万棵。
多渠道,拓宽生态理念宣传方式
多年来,省分公司市场营销部摸索出了一套结合邮政特色的国土绿化和生态理念宣传的体系,在安徽邮政系统内形成了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
一是结合邮政实际,通过“绿色邮路”开展宣传,针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八种尽责形式宣传,选取120条段道开展多样化的植树造林宣传;利用投递员担任“护林员”的便利条件,面向全社会开展森林防火、养护的宣传。
二是指导全省邮政积极与当地绿化委员会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营业网点、村委会通过海报、易拉宝、电子终端等开展全民植树造林宣传。全省累计印刷张贴海报2.1万张,2400余个电子终端开展了3次以上的宣传。
三是开展形式各样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八种尽责形式宣传。省分公司市场营销部在安徽省绿化委员会的指导下,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公园”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八种尽责形式宣传。通过开展校园科普、社区科普、公园现场活动等形式开展宣传。利用全省红领巾邮局开展林业科普宣传,宣传植树造林的八种尽责形式,通过夜观昆虫、“蝴蝶影院”等活动营造植树造林的氛围。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开展各类“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八种尽责形式宣传30余场,3千余人次参加了普及教育。
四是联合新华网开设了《绿色邮政建设宣传专栏》,宣传报道全省邮政系统植树造林等活动。累计在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刊发新闻报道21篇,提高了全民生态意识。
勇试点,包装减量化绿色化促降碳
安徽邮政积极开展各项碳减排行动,围绕包装减量、胶带瘦身、循环回收和品牌推广四项工作,推进邮政绿色包装,实现碳排放的减排少排,不断增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省所有邮政营业网点均出售“轻装箱”和“易封箱”,推行使用45mm胶带,科学打包。从2017年开始,市场营销部就牵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可循环包装箱”的试点工作,首批2000个包装箱在皖北部分区域进行试点循环。2018年,率先在全国推广使用“两城一箱”可循环包装箱项目,在全省投放了10万个可循环箱,每个箱子可有效循环15次以上。三年来,累计循环120万次以上,节约纸质包装箱100万个以上,节约胶带180万米以上,仅此一项就减少碳排放37吨,有效减少了森林砍伐,起到示范效应。2020年,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营业网点废弃包装可回收装置的应配尽配,布放包装回收装置2128处,并试点了可回收机制的建立,构建了最广泛的包装回收循环体系;开展了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的试点,投入50万个可降解塑料包装。每年全省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实现综合减排500tCO2e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