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侧记:唯恒者能远行 唯思者能常新
李鑫   2018-11-21   来源:安徽邮政

      11月8日下午,省分公司201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暖意融融,2018年全省邮政工作务虚会正在召开。
      5天前,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爱力谋划邮政未来发展的一封调研信在全省邮政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带着刘爱力董事长信中提出的三个方面共十三个问题,省分公司领导、各市分公司总经理、省分公司各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一堂,总结发展成绩,剖析存在的不足,分析面临的风险挑战,陈实情、献良策,共同谋划安徽邮政未来发展大局。
      “这次会议不定发言顺序,不拘泥于形式,谁想好了谁发言。”省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陈洪涛开门见山,与会代表抛开繁文缛节,一改过去汇报工作的思路和框架,坚持问题导向,以定量分析支持定性结论,简明扼要说干货,直奔主题、直指要害,纷纷为安徽邮政“把脉会诊”。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绽放,观点的碰撞在空气中回响,整个务虚会别开生面,形式新颖,务实高效。

查实情 出实招 求实效

      “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好的独特做法?哪些可以成为最佳实践供全网借鉴推广?”
      董事长在来信中提出这三个问题,力图深入了解邮政现状,并未雨绸缪为明年的各项改革发展早做打算。
      “我认为‘家邮站’和‘旅邮站’项目建设,做强了我们线下网络,实现了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基层经理人项目打造大学生员工内部创业平台,释放基层网点发展活力。”“ETC邮惠宝收效很好,实现了链式发展。”“我们打造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承接政府‘放管服’,尤其警邮合作成效突出,深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农村县域物流体系建设,为我们主导农村寄递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金融尊享和悦享套餐的推出,为用户提供了差异化的服务体验”……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省分公司领导一边听,一边记,并不时插话询问,会议渐入佳境。
      陈洪涛充分肯定了安徽邮政前一阶段取得的成绩,嘱咐大家注意研究发展形势的变化,增强危机意识,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要向更高标杆看齐,推动安徽邮政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要立足邮政自身资源优势,着眼于履行好国企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固优势 补短板 强弱项

        刘爱力董事长在来信中指出,面对当前的形势变化和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要分析对标,找出优势和差距,固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否则就会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对此,与会同志进行了深入研讨。
        “邮政应该继续巩固遍布城乡的线下服务网络优势,把线下做强。”“要坚持向模式要动能,继续以‘邮政+’模式深入推进‘警邮’‘税邮’‘油邮’等战略合作,持续释放新动能。”一位代表提出了这个观点。“我们的网点不能弱,不能因为重视线上而把线下搞丢了。要始终坚持强线下,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对手的强有力的优势,也是积极参与竞争的需要。”陈洪涛分析指出,要坚持以邮政网点、家邮站、旅邮站和邮乐购站点等线下线上渠道体系,塑造紧密型客户关系,构建与群众零距离、全时空交流通道,不断提升邮政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邮政多产品、多业务组合和一点接入、多点接触客户的独特竞争优势,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传统的‘点多、线长、面广’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精准捕捉并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仍需加强。”“网点的成本上升,经营效益下滑。”“部分农村网点人流减少效益下降”……不回避矛盾,直面问题,畅所欲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辣味”。陈洪涛强调,这种形式非常好,是务实文化的具体体现。必须坚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业务、全流程、端到端、全要素的对标,巩固优势,拉长短板。

新业态 新挑战 新篇章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业态的出现,邮政一些传统业务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既有的管理模式也积累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风险和挑战,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危机,必须乘势而上,有所作为。
      “客户服务方面希望对客服中心赋权,提高服务能力。”“要提高服务质量,质量提高了就可以减少客户投诉量。”陈洪涛指出,对问题不能司空见惯,搞体外循环。要通过穿透分析法,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借助线性思维,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实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寥寥几句,举重若轻,就开出了“良方”。
      新时代彰显新气象,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安徽邮政继续秉承“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在“五四四”引领下,着力改变思维、改进方法、改革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抓好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坚持创新为攻、创优为守,秉承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固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此,陈洪涛为大家描绘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五化”的发展方向。一是管理信息化。坚持科技赋能,着力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运行效率。二是渠道平台化。“强线下、提网上”,坚持优势,寻求突破;“强农村、提城市”,双轮驱动,聚焦“两圈两网”建设,找到新的增长点;“强品牌、提服务”,加强邮政品牌推广力度,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擦亮中国邮政的“金字招牌”。三是数据资产化。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辅助科学决策,不断提高数据资产价值。四是服务专业化。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员工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全面信息化改造,提升全渠道客户体验;加强教育培训,让每位员工都成长为各专业的“行家里手”,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五是使用便利化。促进邮政的各项产品功能集成、应用整合,从提供服务产品向打造“三流合一”的平台转变,以“邮政+”方式整合内外部资源,为我所用,主导共享经济平台。
      变革和突破是久久为功的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陈洪涛指出:唯恒者能行远,唯思者能常新。我们要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树立更高的追求和标准,敢于定大目标、立大志向,想深、谋细、抓牢、做实,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